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动态 >

上海经济信息化委发布振兴工业软件专项行动方案(2)

时间:2010-04-05 08:33来源:上海政府门户网 作者:admin 点击:
4.生物医药。重点支持6个产业基地的技术情报收集、检索分析与产业化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和医药服务外包领域的各类专业平台服务能力,构建跨地区信息资源网络体系、零售连锁网以

  4.生物医药。重点支持6个产业基地的技术情报收集、检索分析与产业化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和医药服务外包领域的各类专业平台服务能力,构建跨地区信息资源网络体系、零售连锁网以及与现代物流配送要求相适应的信息化系统,吸引一批承揽境外大宗精密医疗器械和电子设备的外包业务订单的医疗器械研发外包企业,扶持一批从事生物仿制药研发的企业承接国际间产业转移与药品代工服务。2010年工作重点:以专业服务平台为依托,在药物、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和新型体外诊断仪器、试剂等方面,搭建产业基地与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资源协作平台,突破临床服务资源信息不足对研发创新国际化的制约、医药商业模式创新不足对医药产业化的制约、医药创新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对研发创新积极性的制约,破解医药区域审批政策、生物检验检疫模式、研发创新收益分配机制等产业政策瓶颈。
5.电子信息制造。加快电子信息终端的嵌入式软件研发和应用推广,支持基于新一代通讯技术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化升级。2010年工作重点:发展3G终端、智能手机、手机电视、移动导航设备、平板电视机、机顶盒、视听设备、微投影设备等终端产品中的嵌入式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
  6.汽车产业。在车身控制系统、车载信息服务和智能交通领域优先发展与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开发相关的工业软件,包括动力控制、底盘控制、车身电子控制、车载电子系统等;推进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线传操控等核心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产业化,构筑供应商协同设计、汽车零部件全球供应和采购平台。2010年工作重点:在汽车电子控制器嵌入式软件、智能车灯控制系统(AFS)、车身电子控制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推进车载导航动态信息系统、胎压监测系统(TPMS)、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和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智能交通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化。
  7.船舶产业。加强主机控制、定位导航、全球通信,自动识别(AIS)、运行操纵、机舱自动化等方面的自主研发,突破发达国家对船舶电子关键设备和系统的技术垄断;推广应用数字化船舶设计制造平台和造船虚拟企业系统(CALS)。
  2010年工作重点:建设基于产品数据管理(PDM)的船舶协同设计制造系统,实现规范化的协同研发、并行设计;推进国产船舶电子装备和信息服务产品的配套应用。
  8.海洋工程。发展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深海潜器的通讯系统、超大型海洋浮式平台(VCFS)控制系统,建设油气开发装备的公共技术平台。
  2010年工作重点:加快研发基于项目数据管理(PDM)的海洋装备协同设计制造系统,服务临港海洋工程配套产业积聚区建设,提高国产电子装备的工程配套能力。
  9.石化产业。加强核磁共振分析(NMR)、微波、近红外光谱分析等化工测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进集成化的生产执行系统(I-MES)和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监控系统的应用。
  2010年工作重点:加强工艺流程的仿真技术研发;推进实时在线连续的产品质量、成分分析系统应用;推广动态信息网络,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控管理。
  10.钢铁产业。加强轧钢自动化过程中的通信和控制技术研发,推进关键设备核心部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制造执行系统(MES)应用,促进供应链上下游全面协作。
  2010年工作重点:以制造执行系统(MES)为核心,实现向企业资源规划(ERP)延伸和向计量检验的功能扩展,在引进吸收分类编码技术(MIC)的基础上,形成自主创新的产销一体化系统。

工作举措

  1.聚焦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将工业软件列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重点支持发展领域,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工作,优先落实工业软件项目;在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振兴工业软件专项,重点支持工业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双方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标准制定、人才培训、应用示范等项目。
  2.完善配套政策,加强组织协调鼓励对工业软件成果进行软件产品登记,登记后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工业企业的软件开发部门从原企业剥离,转向产业化发展,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凡符合软件企业、系统集成资质认定条件的予以优先认定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各区县根据本区域工业产业发展定位、特点与优势,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配套政策,建立支持工业软件发展的市、区两级联动机制。发挥企业、专业机构、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开展供需交流、专业服务和技术攻关等工作,营造以企业为主、政策引导的协调推进机制。
  3.推动产业联盟,深化行业标准依托本市骨干企业,建立面向行业的工业软件工程中心,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认定为各级企业技术中心,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推动骨干企业、专业机构、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多方参与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联盟,围绕产业重点,开展工业软件规范标准研究、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广。在工业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产品定型等方面迅速形成优势,深化工业软件技术内涵,提升应用服务能级。
  4.鼓励技术创新,注重知识产权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用合作,鼓励企业形成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研发创新机制,重点在设计研发数字化、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工业软件开发与行业应用标准等方面,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营造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引导、教育、服务、协调、奖励环境,鼓励企业进行工业软件著作权(产品)登记、商标注册、品牌推广和专利申请,推荐申报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5.强化人才培训,构筑人才高地在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系列培训教材的基础上,依托各类专业院校、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搭建知识服务平台,组织实施面向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信息管理师序列的专业人才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工程。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和熟练的工业软件开发与应用人员,形成结构合理的工业软件开发、应用人才梯队,切实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6.加强基地建设,完善专业服务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体规划和布局中,依托区县和骨干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软件产业基地,重点加强产业基地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受理并认定一批以工业软件开发、验证测试、产业融合孵化为基本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支持产业基地内的工业软件企业发展,并吸引国内外企业落户。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推荐信息